从昨日起,小伙伴是不是明显感受到了冷意,温州作为南方的小城,虽然没有像北方一样早早的大风大雪,但是一夜冬寒所带来的冷凉也足以让人抓紧衣领。
随着气温骤降,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开始明显增多,突发冠心病、脑卒中、心绞痛等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尤为常见,其中也不乏一些年轻人。
温州和平国际医院院长顾问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、主任医师张怀勤提醒大家:
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一定要注重自我保健和规范治疗,一旦出现疾病症状应立即就医。年轻人也马虎不得,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· 降温仅是外因
现在进入天寒地冻时节,身体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,加上夜间人体基础代谢减慢,呼吸、心跳和血液流速放缓,负责人体活动的神经支配功能出现变化后,预防功能就随之降低。
实际上,天气骤然变冷仅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次要原因。诱发心脏疾病的原因是患者“心中没数”,如生活不规律、暴饮暴食、长期过度疲劳及平时不体检等,低温或高热致使加重或加速诱发疾病仅是外因。
心脑血管疾病 · 年轻人也不能忽视
近年来心内科、神经内科接诊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,而且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。中青年饮食不平衡,丰富的夜生活导致睡眠严重不足,而且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,身体一直处于疲惫状态,锻炼越来越少,体质变弱。再加上中青年心理压力大或过度焦虑,情绪波动大,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。
此外,研究表明,处于更年期的女性,心血管病的发病几率也在大幅提高,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,这主要是因为保护心血管的雌激素分泌降低所致。
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· 改变生活习惯
人们睡觉时,血压相对较低。醒来时血压会迅速上升。特别是高血压患者,过快的起床动作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,严重的话会引起脑血管破裂。
建议早晨醒来时,睁开眼睛后在床上再躺两分钟,然后慢慢坐起两分钟,然后再站起,在床前呆一分钟。
秋冬季室内外温差逐渐增大。有些老年人在四五点就出去晨练,此时是最容易受到冷刺激的,这使得已经较高的血压在早晨上升得更快,从而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。
户外运动最好在下午4点左右进行,可做一些有氧运动、太极拳等慢而轻柔的运动,盲目剧烈和过度运动也可能诱发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。
早餐不宜吃太咸或太多油炸食物如油条、油饼、炸糕等,摄入脂肪和胆固醇过多食物。消化时间太长,易使血液过久地积于消化系统,造成脑部血流量减少,还可能会使人整个上午都觉得无法集中精神。
另外,就餐时间也很重要,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20至30分钟,人的食欲最旺盛,吃早餐是最合适的。
突然用力或用力过猛的话,会导致血流速度增快,易将血管壁上的一些钙化斑冲进血流,从而堵塞血管引发心梗。高血压患者如厕太用力的后果,轻则是晕倒,重则会猝死,所以一定要注意!
平时可以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,可以多食玉米、小麦、大麦、红薯等杂粮,芹菜、菠菜、土豆等蔬菜和香蕉、苹果等水果。这些都有清肠通便的作用。
早晨的血液较厚,起床后喝水可以稀释黏稠的血液。水通过胃和肠吸收,进入血液循环,从而减少中风和心肌梗塞的发生。
清晨空腹饮1—2杯开水或蜂蜜水,可以增加消化道水分,饭后或饭前两小时左右喝一杯酸奶,也是清肠的好办法。
男性50岁以后、女性60岁以后,要加强心脏的体格检查,比如冠状动脉CTA还有其他血液指标等等,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,及早预防治疗,特别是对于有冠心病风险的人群,应及早进行心脏方面的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