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王(化名)从几个月前开始出现浑身无力、心里发慌的症状,严重时还会发抖。一发生这种症状他就想吃东西,吃东西后症状有所缓解,但没过多久身体又会感到不适。于是他立刻找到和平国际医院名医馆心内科专家张怀勤就诊,经过精心诊疗,病情得到较大的缓解。
乏力,就是“浑身没劲”的感觉。其实绝大多数人出现乏力感,大都由于过度劳累、睡眠不足、情绪低落、低血糖等原因造成。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,通过休息、调节饮食等方法都能恢复正常,这些我们可以叫做生理性乏力。但在某些情况下,乏力却是疾病症状的一部分(比如:某些恶性肿瘤会出现乏力感),特别是不明原因出现反复的乏力,难以通过调整睡眠、休息来恢复,称为病理性乏力。这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,否则会延误病情引发疾病进展、导致治疗效果差,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。关于病理性的乏力,病因繁多、涉及范围较广。
一、心血管病引起的乏力
心力衰竭
心力衰竭:简称心衰。众所周知,心脏是人体“泵”血的器官,如果这个“泵”的工作状态出现问题,无法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,那一定会出现相应的症状。心衰就是心脏疾病的最严重阶段,是指心脏这个泵马上就要“罢工”了,所以心衰往往病情危重,死亡率高,如不能早期识别并及时处理,大多治疗效果不佳。乏力是心衰的早期信号,大多数心衰的患者都有心脏的基础疾病,当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,就会出现全身乏力、呼吸困难,活动后胸闷、心慌等不适,严重时患者可出现端坐呼吸。这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,早期出现乏力伴有呼吸困难的症状,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心力衰竭的存在,应及时就诊,尽早明确诊断,能预防疾病的进展。
周围血管疾病
四肢乏力是周围血管(周围血管也就是除了心血管和脑血管以外的其他全身血管)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。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时,就会出现走不动路。走一段就要休息一会儿,再走一段,又要休息一会儿。有时还伴有下肢凉、麻、痛等异常感觉。摸上去,乏力的那只脚比不乏力的要凉。那可能是下肢动脉系统出现了问题,由相关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、糖尿病血管病等原因引起的。上肢动脉供血不足时,同样也会出现上肢的乏力,而且乏力的一侧量血压比不乏力的一侧低,最常见的就是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。走路时,下肢出现酸困乏力,并且还有肿胀,脚抬高后觉得舒服多了。有的患者甚至出现小腿皮肤有一块颜色加深,局部瘙痒,甚至溃烂,那么就要考虑是否下肢静脉系统出现了问题,可能是静脉曲张、深静脉血栓后遗症、髂静脉受压等原因。
大动脉疾病
所谓大动脉,就是指主动脉。如果说心脏是人体的“泵”,那主动脉就是连接这个“泵”和分支之间的“主管道”。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“主管道”,这条管道就像家里的给水管道一样,一旦出了问题,不但会“水漫金山”,也可能“断水罢工”。有些大动脉疾病可能是以乏力为主要表现的,比如大动脉炎,这是一种原因不太明确的疾病,大动脉“发炎”就会导致全身的乏力,甚至会有低烧。如果大动脉炎引起了上肢动脉或下肢动脉的血供出现问题,就会出现上面讲的上肢或下肢乏力。如果引起颈动脉、椎动脉供血不足,除了乏力外,还会引起反复发作的头晕、头昏等症状。
二、其它非血管疾病乏力的特点
糖尿病
糖尿病是最常导致乏力的疾病,由于糖代谢失常,人体会缺水、丢失大量电解质,故容易出现疲乏、虚弱无力,还有典型的“三多一少”症状,即“吃得多、喝得多、尿得多、体重减少”。
肝病
肝病是最常见的病理性乏力原因之一,由于肝功能受损,导致食欲减退,代谢障碍导致机体能量摄入不足,引起全身性的营养障碍、疲乏无力。
贫血
贫血是大家熟悉的疾病,由于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减少,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,常会引起疲乏无力。不管是慢性贫血还是急性的失血性、溶血性的贫血,都会出现乏力。
慢性肾病
肾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,肾病会导致人体内的电解质(人体中的钠、钾等离子)失调或电解质缺乏,出现乏力、腰背酸痛、失眠等表现。
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
甲状腺功能的减低或亢进可出现易疲乏、头晕、厌食、失眠、情绪激动等临床表现。
重症肌无力
患者的神经肌肉间传导障碍,横纹肌易“疲乏”,一旦活动即迅速呈现无力状态,疲乏感往往晨轻晚重。
和平国际医院心内科专家张怀勤提醒,乏力也可能是肿瘤的表现之一,特别是消化道肿瘤,肺部肿瘤和血液系统的肿瘤 ,都有可能在疾病的早期就有乏力的表现,若长期感到乏力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整理:潘思丹
医学审核:张怀勤
部分素材来源网络
如有违规、侵权联系即删